郑州医药院附属医院 > 肠道疾病 > 肠息肉 >

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胃肠主任提醒,结肠息肉一定要趁早治愈

2019年04月26日 13:24:35 来源:河南胃肠病医院

  在胃肠科门诊,有患者肠镜结果显示肠息肉时会很担心:肠道不明不白多长了几个东西,会不会是绝症啊.有和上述患者一样,患有肠息肉的病人不必太过担心,一起跟着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胃肠科的吴主任来了解"肠息肉"到底是何方神圣吧.


  肠息肉是局部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.尽管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疾病,但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.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,80%以上的大肠癌与肠息肉有直接关联.


  一、肠息肉有哪些症状?


  大多数没有症状!其余可能有:


  ①便血.患结直肠、乙状结肠息肉可能会出现便血,通常是出现间断性的小量出血,血附于大便表面.


  ②排便习惯改变.如果肠息肉位于结肠远端,并且体积较大的话,很容易引起便秘;有些病人也会出现腹泻、便秘交替出现的状况.


  ③腹痛.部分病人会出现弥漫性的腹痛,尤其是在大便时或者大便后加重.


  ④带蒂息肉脱出肛门.


  二、肠息肉,可以分为几类?


  ①肿瘤性息肉.包括早期腺瘤、传统腺瘤(管状腺瘤、绒毛状腺瘤、混合型腺瘤)、锯齿状腺瘤和杵状-微腺管腺瘤,临床上管状腺瘤患者较多.比起有蒂腺瘤,无蒂腺瘤的癌变率较高.


  ②非肿瘤性息肉.患非肿瘤性息肉,癌变可能性较低.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、错构瘤性息肉、淋巴性息肉、粘膜脱垂性息肉炎性息肉.


  ③肠息肉病.如果在肠道出现数目多于100颗以上的息肉,并具有肠息肉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时,我们会怀疑患者患了肠息肉病.


  值得注意的是,近些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,肠息肉的癌变率越来越高.


  以下为结肠息肉高危人群:


  ①大便潜血阳性.


  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.


  ③以往有肠道腺瘤史.


  ④本人有癌症史.


  ⑤有排便习惯的改变.


  ⑥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:慢性腹泻、慢性便秘、黏液血便、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、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、长期精神压抑,有报警信号.


  一般肠镜检查都可以清晰地查出有无结肠息肉,也能够看到肠息肉的形态、颜色等,能从息肉表面的形态、色泽等,非常有效的判断息肉的性质.


  如果查出结肠息肉,吴主任建议尽早进行切除.目前常见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有勒除器息肉切除术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.相对来说肠镜和肠下息肉切除都是比较安全的,患者不必过分忧虑.


  值得注意的是,大肠息肉摘除术后很容易复发,而且复发时发生的位置和性质都可能不一样.有调查研究发现,大约有50%的大肠息肉患者在术后4年内出现了息肉复发.其复发过程复杂,也可以这么理解:肠息肉切除后,导致肠道长息肉的原因或环境没有改变,这片"土壤"还是容易滋生息肉的.


  所以患有肠息肉的患者,吴主任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肠镜复查,3年内息肉没有复发可改为2-3年复查一次肠镜.


  专业治胃肠,认准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,电话:0371-55322913,节假日无休.

精彩图文